English购票通道

新闻资讯

 
媒体报道<“杜尚奖”再次登陆中国 来清华艺博看西方当代艺术

“杜尚奖”再次登陆中国 来清华艺博看西方当代艺术

作者:田呢来源:光明日报发表时间:2018-05-15

  日前,“融——法国杜尚奖提名艺术家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作为“中法文化之春”的重要活动,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国际艺术传播委员联合会共同主办。10位获得马塞尔·杜尚奖提名的艺术家的作品贯穿整个展览,如同一部短篇小说集,让人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艺术家们独特的艺术探索体现出当下艺术创作的多元化趋势,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理念:艺术可以在世界各大洲之间游走和流动。

 

 

  马塞尔·杜尚奖由法国国际艺术传播委员联合会于2000年设立,致力于推广法国当代艺术,如今已成为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家级奖项之一。近二十年来,该奖项每年颁发给一位在法国工作或居住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卓越成就的当代艺术家。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来自历年杜尚奖的提名艺术家,其中,部分提名艺术家同时也是获奖艺术家。他们创作的作品将内省的情感经验和外部的丰富环境相融合,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多元全新的视角。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冬江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既可以让中国观众观看法国艺术家的作品,法国艺术家也可以在中国领略来自法国的艺术作品魅力,展览展现了当下艺术的潮流趋势,观者可以透过多样化的视角审视艺术的广阔范围。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杰罗姆·桑斯认为,展览作品如同样本一样,集中体现了法国艺术家超越了目前当代艺术分类的多元化艺术创作活力。十个作品分别置于十个不同氛围中,以全新方式将艺术家的创作意念凝结起来,这或许能让观者经历并展望一些全新的愿景。

 

  步入展厅,10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位于其专属的“环境”之中。有些展示空间完全出自艺术家本人的构想,成为他们的创作或所构建的世界的延伸,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他们艺术探索的成果。

 

《双彩虹》 米尔西亚·坎托尔 2018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米尔西亚·坎托尔的作品《双彩虹》,带刺的铁丝和艺术家的指纹勾勒出一道象征和平的彩虹。她的作品简洁却很微妙,将神秘主义、伦理学和美学交织在一起,其灵感来源于不同的知识领域、传统习俗和社会文化。

 

《可持续的手指》 尼尔·贝卢法 2017

 

  黄色背景墙上,尼尔·贝卢法的作品《可持续的手指》乍看上去似乎是没有逻辑的氛围,剖析流行文化的符号,营造出动摇了这个由图像构成的世界。他以融合视频、雕塑和绘画的装置作品著称,作品正是以无序的碎片化方式表现了对历史的书写和当下社会的再现。

 

《环理论》 卡德尔·阿提亚 2015

 

  卡德尔·阿提亚的作品《环理论》是参考了宇宙环理论而创作出的大型雕塑装置。这件由镜子、铁和金属丝构成的作品,在黑色的背景映衬下越发神秘,作者习惯大量采用转移和回收的方法来揭示问题,通过装置、视频、文字和摄影构建起丰富多样的系列作品。

   

《Tkaf》 拉蒂法·埃沙克赫 2011

 

  拉蒂法·埃沙克赫这位出生于摩洛哥的法国艺术家,将砖块和红色颜料组成作品《Tkaf》,重现了她对一次摩洛哥之旅的记忆。 她的作品坚定而精巧,善于创作装置或进行空间布局,并将个人的、文化的、历史的和社会的东西与空间融合在一起。

 

《被烧焦的绘画》 达维徳·巴律拉 2016

 

  达维徳·巴律拉是一位拥有造型艺术家、制作人、音乐家、作曲家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被烧焦的绘画(中间被烧焦)》,一部分由烧焦的木头碎块拼接而成,另一部分则体现了用焚烧过的木头在布面上摩擦产生的痕迹。这种以实验的形式呈现的作品,保留了许多偶然性因素,隐喻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精神分析学家的办公室》 莱安德罗·埃利希 2006

 

  莱安德罗·埃利希的作品《精神分析学家的办公室》细致入微地再现了精神分析学家的办公环境,身处这个虚幻的装置就好像进入了另一“时空”,参观者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这位阿根廷艺术家通过转换环境中的平凡元素来吸引路过者,从而影响着公众的潜意识。洛朗·格拉索作品的核心主题同样是现实与虚构、梦境与幻念之间的界限。他对“看”这个行为的意义很感兴趣,作品《无题》呈现了一只幽灵般蓝色光晕的霓虹灯眼睛,照亮了整个空间。

 

《记住这光芒》 乔安娜·哈吉托马斯&哈利尔·乔雷吉 2016

 

  黎巴嫩艺术家乔安娜·哈吉托马斯和哈利尔·乔雷吉二人的创作游走于纪实和虚构之间。两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记住这光芒》,在大海深处出现了被战争淹没的城市、车辆和废墟等,仿佛邀请参观者探索不同寻常的知觉领域。

 

《内科》 王度 2016

 

  王度的创作包括富有趣味性的巨大雕塑和装置,以批判的目光看待媒体系统和消费社会。作品《内科》改变了猫和老鼠的权力关系,他正是采用隐喻式的医学术语来反应当代世界。

 

《疯狂城市》 巴尔德莱米·托果 2017

 

  巴尔德莱米·托果是一位在素描、雕塑、视频、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之间切换自如的艺术家,他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性质的材料之间的联系,其灵感源于自身经历、旅行和偶遇,探索人类情感和诸多人类主题。《疯狂城市》就呈现了异想天开的“城市”景象,参观者的想象力和身体游走在棋盘状排布的非洲地毯上以及十件大型木雕像中,令人联想到艺术家的祖国喀麦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自2016年9月开馆以来,始终秉持清华大学“人文日新”的精神,践行博物馆“内外交流、资讯传播,涵养新风、化育菁华”的建馆理念。此次“融——法国杜尚奖提名艺术家作品展”聚焦国际当代艺术领域,展现国际当下艺术的潮流和趋势,为观者带来独特的艺术世界。相信展览能为社会大众以及中国的当代艺术群体带来新的思考和体验,透过当代艺术的新型思维模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从艺术的角度深入理解和体验我们当下的社会与文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