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购票通道

展览推荐

 

展览回顾>

现代艺术之路:林风眠与吴冠中绘画作品展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24年9月10日–2025年1月3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二层展厅
总 策 划 杜鹏飞 王一川 江 鹏 丁 设
策 展 人 徐 虹 陈 翔
展览统筹 王晨雅 陈兴鲁
展品统筹 钱进益 张 莉 曾玉婷 潘旭辉
策展助理 葛秀支
视觉统筹 王 鹏
视觉设计 王 鹏 王美懿
展陈设计 王 宁
展览执行 陈兴鲁 王 宁 潘旭辉 葛秀支 安 夙 桂立新 邱旻彧 顾瑜堃 叶 婷
 窦亚杰 李垚辰 崔然然 高 宁 赵青芃 司一珂 李 皓 李旭东
宣传推广 孙大鹏 刘垚梦 周辛欣 肖 非
公共教育 张 明 周 莹 王玟惠 张瑞琪
行政事务 张 珺 马艳艳
英文翻译及审校 曹 莉 白申昊 张晓婵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上海中国画院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纪录片提供 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展览简介

探索中国现代艺术之路、回应百年社会转型呼声,这是林风眠和吴冠中所代表的几代艺术家的使命。他们的个性、气质、天赋、背景不同,所选择的艺术探索路径也各有侧重。但他们殊途同归,以自由创造的激情共同谱写了现代中国艺术的光辉篇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林、吴这两位留学法国的现代中国艺术大师举办展览,精选绘画作品140余幅,以呈现他们对中国绘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开拓,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艺术家简介

林风眠(1900-1991),1900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1921年起,先后在法国第戎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1926年回国后,历任国立北京艺专和国立杭州艺专校长(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林风眠受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影响,锐意推进艺术运动,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不拘一格、广纳人才,组成了多画种、多风格、高水准的师资阵容,并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格操守及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建立了一套在当时最为完整、规范的美术教育体系。林风眠1960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1973年转入上海中国画院工作,1977年移居香港,1979年受法国政府邀清在巴黎赛努奇博物馆举办“林风眠画展”,1991年3月获得中国台湾省授予的“文艺奖章及美术类特别贡献奖”。是中国现代新艺术的开创者和领头人。他年轻时接受了西方绘画的严格训练,同时感受到东方艺术宁静悠远的美。他被博物馆陈列瓷器的优美雅致形象所打动,也对其他民间艺术也有极大的兴趣……就像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看见一条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创作之路。
 
吴冠中(1919-2010),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清华大学教授。1936年进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42年毕业后任教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公费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油画;1950年归国,曾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营建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91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2001年文集《画外话·吴冠中卷》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三届人民文学奖,文集《吴冠中谈美》获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2002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生通讯院士;2003年荣获文化部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2006年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文学荣誉博士。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部分作品

  • 《琵琶仕女》 林风眠
    20世纪50年代

  • 《读书声》 林风眠
    20世纪50年代

  • 《菖兰》 林风眠
    1961年

  • 《风景》 林风眠
    20世纪80年代

  • 《旅途》 吴冠中
    1950年

  • 《水田(一)》 吴冠中
    1973年

  • 《狮子林》 吴冠中
    1983年

  • 《故宫》 吴冠中
    2006年

展览现场

分享到

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