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购票通道

新闻资讯

 
媒体报道<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大师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亮相清华

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大师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亮相清华

作者:吕家佐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时间:2017-03-30

  2017年3月27日,“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观众可近距离欣赏到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大师马库斯·吕佩尔茨的百余件绘画、雕塑作品。  


吕佩尔茨在开幕式上致辞

  新表现主义绘画是德国艺术重要的标签和名片之一。上世纪80年代,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曾一度产生了重要的世界性影响力。与此几乎同时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德国新表现主义被介绍进中国,影响了几乎一代中国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嘉宾在开幕式上合影

  马库斯·吕佩尔茨(1941- )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与巴塞利兹、伊门多夫、彭克、基弗等人共同催生的“新表现主义”,有力地改变了西方当代艺术史的“地形图”,之后也对中国的当代艺术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除艺术家身份外,吕佩尔茨也是艺术教育家、作家、爵士乐钢琴家。他曾担任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院长20余年,努力倡导自由式氛围的营造,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涵盖吕佩尔茨自1968年至今各阶段的代表作品共计104件,包括88件架上绘画和16件雕塑作品。“酒神赞歌”系列是吕佩尔茨早期六十年代的重要绘画作品,代表着激情与狂热,而“阿卡迪亚”系列是他近十年的创作,是一种美好想象的乌托邦,此次展览命名为“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既是吕佩尔茨个人艺术发展的演变与升华,也是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美好期盼。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表示,本次展览是继“对话·达芬奇”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展览,不仅为清华师生们,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感受西方大师作品的珍贵机会。“从达·芬奇到吕佩尔茨,五百年来西方社会、文化和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变迁和转型。这两个展览所呈现出西方艺术史上两个有意义的节点,向我们生动展现了艺术如何反映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演变。”  





  据悉,本次展览由中德双方共同策划,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办,MAP收藏协办,德国贝尔艺术中心赞助,将持续至4月28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