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先生是杰出的艺术大师和艺术教育家,是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一面重要旗帜。吴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艺术的探索与创新,他提出的“风筝不断线”的理念,将具象与抽象两种绘画形态融为一体,创造出中西结合、雅俗共赏的意象世界,使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得以弘扬光大,将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推向了新的境界。吴冠中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他一直鼓励年轻人要有创新的想象,从而启迪了一批青年人的艺术生涯以及后来的成长。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于大学而言,大师的意义在于其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学术造诣,更在于其影响人类心灵的高洁品行。教师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水平,而大师则代表了一所学校的高度。在延续卓越和传承精神的过程中,一所好的大学一定会竭尽所能地让大师的风范在校园永驻。只有如此,大学才能够坚定长久地发展进步,大学才能成为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高地。
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思想沉淀结晶下来的灿烂财富,凝聚着国家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家的心血。清华大学长期致力于推动吴冠中先生艺术作品、美术理论、美育思想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传播工作。2010年8月29日,学校正式成立了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2019年恰逢吴冠中先生一百周年诞辰,我们隆重举办“美育人生”艺术展和国际学术报告会等纪念活动。清华大学还将发布吴冠中艺术研究数据库,通过开放性研究平台,将吴冠中先生的艺术珍宝与社会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学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美育在培养健全人格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向美而行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如何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培育美的素养,塑造美的心灵,涵养人生品位。美育是吴冠中先生奉献一生的事业。吴冠中先生曾在《美育的苏醒》一文中提倡因材施教的美术教育,提倡向大众宣传美育,使欣赏美成为一种社会倾向。进入新百年,清华大学全面加强了艺术教育。
时代呼唤美育,艺术引领心灵。吴冠中先生在《美术自助餐》一文曾写过:“年轻人能在大师们的终点起跑,真是莫大的幸运。”有着吴冠中先生这样倾心育人的大师,也是清华大学的幸运。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传承吴冠中先生的大爱之心和大美之艺,继续推动艺术学科和美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争取早日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设成为世界艺术教育重镇,为中国艺术更加开放地走向世界,为人类艺术传承创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最后,我想借用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句,表达对吴冠中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