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购票通道

公共教育

 
往期回顾<【手作之美】第6期 | 刘润福谈《陶艺柴烧的奥秘》(会员专场)

【手作之美】第6期 | 刘润福谈《陶艺柴烧的奥秘》(会员专场)

作者:周莹来源:公共教育与对外关系部发表时间:2017-03-29

 
       2017年3月25日下午,清华艺博“手作之美”第6期陶艺探究课(会员专场)在博物馆一层陶艺坊举行,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助理教授刘润福主讲。学生、普通、高级、家庭等各类艺博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包含陶艺柴窑烧制理论解析、“清华藏珍”陶瓷展厅导赏及手工拉坯实践三个部分。
          

▲ 刘润福讲授课程


陶艺柴窑烧制理论解析

       在课堂讲授部分,刘润福首先谈到窑炉的建造与烧成,包含窑炉设计、材料场地装备、建设流程、烧成准备及烧成方法,并分别介绍了几类柴窑的外部及内部构造。例如,建窑时窑身的坡度决定火焰抽力的大小,坡度越大抽力越大,火焰在窑内流通的速度就越快。如果在山坡上建窑,窑身要长,窑身中间部分要有弧度,以便控制火焰在窑内均匀流动。


▲ 课堂现场

       其次,谈到火焰在窑炉内的分布。火焰从窑炉的中部流过,将位于窑炉的陶瓷作品摆放密集,则可以阻止火焰向窑炉的上部升腾,同时还可以预防位于窑炉顶部的陶瓷作品过度收缩。但窑炉内作品摆放过于密集,会阻隔火焰的流通路线。若摆放得过于松散时,火焰的流通速度会过快,灰烬的堆积量会减少,不利于火刺肌理的形成。


▲ 课堂现场

       最后,刘润福谈到柴烧中的窑变效果。烧窑分为还原气氛和氧化气氛,烧制中由灰烬、木炭、火焰等因素可形成混合窑变效果,烧制过程中烧成温度过高或降温速度过快可生成偶然窑变效果。窑变的种类有很多,有流釉、积釉、芝麻点肌理、狭雾肌理、火刺肌理及焦土肌理等。花纹的形成跟陶瓷烧制的温度、金属质、溶解度、草木灰等因素有关。同样的作品入窑后根据窑内火的走向不同、温度不同,出现的变化也不一样。

       讲课过程中,刘润福还与会员们分享了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时建造柴窑的照片资料,并解析现代电窑的建设及制作过程。


▲ 课堂现场


 “清华藏珍”陶瓷展厅导赏

       活动的第二部分,刘润福带领会员参观了艺术博物馆“清华藏珍”陶瓷展厅,以时间为主线,按品类组合,带领大家学习如何欣赏陶瓷作品,并重点讲述了釉里红、青花、粉彩、斗彩等工艺。

       中国陶瓷发展最初起点并不是为了绘画,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把陶瓷当作绘画媒介来展现,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点。此外,刘润福还对会员关于什么是注浆工艺、骨质瓷有什么区别等问题给予了专业解答。
  

▲ 展厅参观


▲ 展厅参观


手工拉坯实践

       活动的第三个部分是实践环节,刘润福带领大家熟悉陶泥泥料及陶艺制作工具,并示范揉泥。揉泥的要领在于,一边揉泥一边要用皮肤感受泥和水的干湿程度,使泥料中的水分均匀。揉泥为了增加泥料的致密度,拉坯时结构能更加的稳固,同时可排出泥料中的空气,防止制作过程中产生气泡。


▲ 熟悉陶泥泥料

       随后,刘润福示范了拉坯成型工艺,会员们也着手实践,积极尝试拉坯制作,形成各类小型作品,一起享受陶艺制作过程中带来的乐趣。


▲ 示范拉坯成型工艺


▲ 示范拉坯成型工艺


▲ 会员拉坯制作实践
 
▲ 会员拉坯制作实践
                      

▲ 会员拉坯制作实践

       参与活动的会员纷纷表示,会员专场陶艺探究课,能够零距离地与专业老师沟通学习,把课堂理论讲析、博物馆展厅参观和手工制陶实践结合在一起,有历史、有意趣、有手艺。通过本次活动,从对陶瓷单纯的外表赏析上升到对材料、工艺、文化层面的体验学习,对陶瓷艺术有了新的了解,收获良多。

【陶艺探究坊】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部计划重点建设的创意工作坊项目。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经历了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获得越来越多公众的喜爱。公共教育部创建陶艺工坊平台,开设不同层次的系列课程,旨在将这一专业艺术形式转变为大众日常的兴趣体验,为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深度接触和近距离体验艺术的机会,让陶瓷艺术真正走进公众的生活。参与者不仅可以学习陶艺知识、放松身心,还可以享受艺术创作的美好时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