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购票通道

公共教育

 
往期回顾<【手作之美】第17期 | 在清华艺博和郅敏老师一起聊陶瓷、做陶艺

【手作之美】第17期 | 在清华艺博和郅敏老师一起聊陶瓷、做陶艺

作者:邹欣 摄影:肖非来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发表时间:2018-08-03

 

      

       2018年7月25日晚6:00--8:30,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第17期“手作之美”活动在四层“大道成器——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展厅举行。参展艺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郅敏教授应邀为观众讲授了这堂公开课。清华艺博会员、社会公众20人参加了活动。

 

郅敏教授在公开课上

 

       陶艺公开课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在课程的前半部分由郅敏教授讲授了他对于什么是陶瓷以及文明、文化、(视觉)艺术的理解,之后他带领大家重点赏析了部分作品;在课程的后半部分,郅敏教授演示了陶瓷制作最基础的方法,并指导学员们结合课程进行陶艺创作。从理论到实践,在精彩的陶艺展品旁,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动手实践、发挥想象,创作了自己的作品。

 

什么是陶瓷?

 

       在课程的开始,郅敏教授围绕“什么是陶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谈到陶瓷几乎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陶瓷。陶瓷是世界性的艺术语言,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它由土而来,人类把土打成粉末加上水就成了泥,人类用泥塑造,接下来的上釉是金属物质介入的过程,最后则是烧造。不难看出,陶瓷的生产过程中是金木水火土各种介质以及人的智慧和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与自然合作的产物。

 

 

 

       中国是陶瓷大国,中国陶瓷史源远流长,中国陶瓷史在世界陶瓷文明中不可或缺。究其原因,郅敏教授认为有两个方面:第一,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矿脉发达。而矿脉是陶瓷的根本,不同矿脉能够产生不同的原料,因此才能产生丰富的陶瓷材料。第二,华夏文明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陶瓷在一代一代匠人的不断揣摩、实验、钻研、改造中发展,形成了丰富的陶瓷历史。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使得中国陶瓷得以在世界陶瓷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陶瓷的发展。

 

 

 

文明、文化、(视觉)艺术的关系

 

       “都是陶瓷,为什么会各不相同?”针对这个问题,郅敏教授向大家阐释了文明、文化、(视觉)艺术的关系。他谈到,文是:天穹之下的人,明是:日月之光,是光明,文明就是天穹之下的人追求日月之光。文明的兴盛和衰落,都是人类在不断追求光明的结果。文化则是生活,是对其他文明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汉唐文明曾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视觉)艺术则是文化之树上的一颗颗果实,其根是文化,上溯是文明。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文明是趋同的,文化是趋异的,陶瓷艺术则是文明进程中文化中的一部分元素。陶瓷之所以呈现出多样的面貌,就是因为它要配合各种不同的“用”,因此而如此丰富、如此不同。

 

 

 

重点作品赏析

 

       结合学员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时间中,郅敏教授结合展厅里的作品进行了赏析导览,期间他进一步阐释了陶与瓷的区别,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以及各朝代的代表工艺、陶瓷艺术中与科学的紧密结合等等诸多内容。

 

 

       在介绍自己作品时,郅敏教授谈到在美国学习期间,他深切地感受到了文化的巨大差异,回国后,他开始追溯自己的母体文化,希望从头开始研究华夏文明,寻找中国文化的基因。

 

       深研《洛书河图》、《中国天文考古学》之后,郅敏教授创作了《河图洛书》和《天象四神》系列,本次参展的《天象四神——玄武》就是把中国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东南西北的全天星图通过一个个陶瓷单体以六边形组合呈现出来,作品中既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又突破了陶瓷本身对于空间的局限,成为别具特色的作品。

 

 

 

陶瓷制作实践

 

       带着郅敏教授全面深入的讲解,学员们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历程,有的学员现场创作,有的提前准备了创作素材,动物、植物、食物都成为大家创作的元素,作品中既有实用器皿,也有陶瓷摆件,每个人都将自己对于陶瓷的理解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大家请教老师、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度过了愉快的手作时光。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与对外关系部打造“手作之美”实践探究课,开设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旨在将这些专业艺术形式转变为大众日常的兴趣体验,让艺术真正走进公众的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