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购票通道

公共教育

 
往期回顾<【手作之美】第20期 | 在清华艺博和白明老师一起聊陶瓷、做陶艺

【手作之美】第20期 | 在清华艺博和白明老师一起聊陶瓷、做陶艺

作者:周莹来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发表时间:2018-09-13

  

  

  2018年8月27日下午2:00-5:00,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第20期“手作之美”活动在四层“大道成器——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展厅举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邹欣担任活动主持。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中国当代著名陶艺家白明教授应邀为观众讲授了这堂公开课。清华艺博会员、社会公众20人参加了活动。

  

白明教授在公开课上

  

  陶艺公开课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课程的前半部分,由白明教授带领大家重点赏析、解读部分作品;课程的后半部分,白明教授以自己的作品《瓷石之间》为例,演示了制作工艺与方法,并指导学员们结合课程进行陶艺创作。在精彩的陶艺展品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理论到实践,大家动手操作、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

 

   

美学与陶瓷的关系

 

  在课程的开始,白明教授围绕“美学与陶瓷的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谈到陶瓷的美学教育是器物教育,要先从器物来了解陶瓷,这次展览就是希望通过这些不同造型、不同材质和不同工艺的作品,让大家能感受到当代陶艺独有的韵味和美感。如今的当代艺术不再以技术完美、作品精美、还原传统为标准,而是以个性化、个体认知的艺术形式、材料等差异建立起来。因此,通过欣赏当代陶艺作品,观众要学会用没有语言的视觉来感知冷暖、感知软硬、感知文化、感知自我。

 

    

怎样看待土与火

  

  白明教授认为,泥土是这个世界上拥有与地球年龄相近的物质,古老到让人神往并充满想象,泥土本身具有诸多的属性,不同类型、不同质地的泥土拥有不同的气质和容颜,在漫长遥远的时空中与人类默默相依,与自然默默相伴。

 

    

  人类是依着对火的崇拜和认识而进化的。火烧过程与泥土的结合才彻底改变人类进程和陶瓷器物的诞生。我们依靠火,享受着食物,获得生存的能量和勇气。因为有了陶瓷,人类才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才能谈得上生活品质,我们每天的饮食与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加深着与泥土的这份感情。

 

  

  陶瓷完整地包含着火在陶器上留下的形态历史与表情历史。艺术家关注到火也是有表情的。直到今天,全世界陶艺家仍然使用的坑烧、熏烧、柴烧、岩烧、苏打烧、气烧等不同方式,将火的痕迹和曼妙变化淬炼在经人的创造形成的形态各异的泥土的肌肤里,使柔软的泥成为坚硬甚至于永恒的陶瓷,并为它们附上色彩和温暖。所以说,陶艺是唯一让我们能安静并近距离细察火的生命与色彩的艺术形式。

 

 

  

 

青瓷的魅力

  

  在展览的第三单元,白明教授引导大家欣赏了不同风格的青瓷作品,他谈到,严格来说,中国并非是陶的国度,而是瓷的国度。在瓷诞生以后,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窑口、不同瓷的材质、不同的烧制方式和不同的造型及工艺技巧,这些所有的不同,形成了迥异的审美规范。

 

  

  一团泥在中国人手中千锤百炼,围绕着它诞生了在世界文明史上让人惊叹的灿烂瓷文化。不断提升的技术,不停息的烧造,使中国的制瓷之艺登峰造极,使中国在瓷的舞台上长期引领世界并奉献智慧与品质。所以说,中国的青瓷出现以后,影响着世界陶瓷历史的发展,西方世界各国有相当多的艺术家都在迷恋着青瓷的颜色并进行陶艺创作。

 

  

重点展品赏析

 

  结合学员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时间中,白明教授结合展厅里的部分展品进行了赏析导览。期间他进一步阐释了陶与瓷的区别、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泥土本身的脆弱性、如何去思考艺术家的创作理念等等诸多内容。

  

  

  在课程的最后,白明教授做了简单的总结。他指出陶瓷有非常了不起的表现力,它既可以表达抽象也可以表达具体,既可以还原精细的表现方法,也可以表现陶瓷的张力。谈及展览的意义,他认为:艺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关照和呈现了人自身的问题。艺术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呈现了时代的意义。我们以怎样的态度看作品也就呈现了怎样的文化角度。展览就是希望引发人们更广泛的思考。

 

 

陶瓷制作实践

  

  在实践环节,白明教授结合《瓷石之间》的陶艺作品,向学员们介绍了陶土与瓷土的区别,介绍了制陶工具及基本方法,并为大家做了示范。随后学员们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在实践中去进一步体会陶艺带来的艺术魅力。有的学员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制作仿山石作品,有的学员做实用器皿,也有的制作陶瓷摆件,每个人都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白明教授肯定大家的创作,并鼓励学员们要重新认识平凡的生活,走进艺术,用心体会它的活力与魅力。

 

 

白明教授做示范

 

 

 

 

 

 

 

学员们与白明教授在展厅合影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与对外关系部打造“手作之美”实践探究课,开设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旨在将这些专业艺术形式转变为大众日常的兴趣体验,让艺术真正走进公众的生活。】

 

 

 

分享到